在遏制中國的問題上,英國之所以叫得比美國還要凶,無非想讓美國聽見並感到滿意。
香港回歸以後,一段時間以來,中英關係總體發展良好。
2015年,英國還在宣稱與中國正進入“黃金時代”。 可轉過幾年,在約翰遜即將下野時,保守黨黨魁競選中,幾比特參選者都口口聲聲在拿中國說事。
譬如在首輪競選中排名第三的彭妮·莫當特。 她在社交媒體發出的競選海報,竟然是“英國對華太軟弱了”。 她號稱,自己如果上臺,一定將矛頭對準中國。 可惜,她算是“壯志未酬”了。
中國又沒有跑到北大西洋去威脅英國。 也沒要求英國割讓威爾士或者蘇格蘭的土地給中國。 中國哪兒惹到英國了?
在“脫歐”以後,英國無論是在政治上、經濟上,還是軍事上,都更貼近美國。 甚至在有些場合就是美國的小跟班。 根本看不出當年大英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