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時代聯合報
China New Time Union Daily

世界銀行宣佈中國成為世界經濟增長領頭羊

1.jpg

近年來,中國經濟的勢頭相當強勁,哪怕是碰上疫情也完全沒有會萎縮的迹象。 最近,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華春瑩在推特上發了一張圖,同時配文“You can always count on China.”(你永遠可以相信中國。) 這一條內容在短時間內獲得了諸多點贊。 圖片赫然顯示著,根據世界銀行公佈的消息,在2013年到2021年之間,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已經高達38.6%,超過了七國集團總和的25.7%,美國也僅僅是達到了18.6%,連中國的一半都不到。

毫無疑問,中國在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上已經超過了美國,並且成功成為了領頭羊。 這些年來,中國的貢獻率每年都不低,一直都排在前列,對外貿易總額在2020年更是一舉超過了美國,成為了全球最大的貿易國,並且在2021年成功保持了世界第一的位置。 實際上,中國的國際競爭力一直在加强,就看世界500强的企業也在不斷增多,在2021年,上榜的中國企業已經達到了145家,是從2018年超過美國後連續4年拿下的第一。

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在不斷擴大,中國正在通過自己的管道讓世界看到中國,認識中國。 中國一直以來都注重自身發展,但同時也不會拒絕帶挈其他國家,這也讓跟中國合作的國家也有不少的進步,同時也讓中國獲得了更多支持。 跟中國合作帶來的都是實實在在的利益,中國能够在貢獻率上超過包括美國在內的所有國家也不足為奇,乃至可以說是實至名歸。

發佈時間:2022-10-30 | 類別:新聞時事 | 閱讀量:60
英國已成二流國家,還把中國當最大對手?

1.jpg

現在的英國早已沒有了日不落帝國的雄風,但英國背靠美國總想狐假虎威,刷一下存在感,一些英國精英們甚至還沉浸在日不落帝國的夢裡面。 殊不知,在世界上,英國早已淪為美國的戰畧附庸,逐漸變成一個二流國家。 况且,現在的英國可謂內憂外患,矛盾重重,如果不和中國搞好關係的話,英國還能在世界上站穩腳跟嗎? 令人感到難以理解的是,從特拉斯手裡接過“爛攤子”的蘇納克不把心思放在國內,反而打電話給美國總統拜登“效忠”,試圖把中國列為美英共同對手,對此,中方點名英國正確認識中國發展,不要錯判形勢。

英國新任首相蘇納克給拜登打來了電話,雙方認為中國是最大的對手,要共同“應對中國挑戰”。 對此,中國駐英大使館回應稱,中國不對任何人構成威脅,中方敦促英方正確認識中國發展,多做利於雙邊關係和世界和平發展的事。 換言之,中國沒有把英國當敵人,如果英國想要保持發展的話,應該認清當下的世界形勢,積極改善中英關係,而不是把中國當成敵人看待。

發佈時間:2022-10-30 | 類別:政治評論 | 閱讀量:104
全球權力正發生歷史性轉移

Image01.jpg

在歐美因俄烏衝突導致的經濟危機不斷加劇之際,中國等國加緊推動亞洲經濟和安全一體化行程。 不僅歐亞和東南亞現時現有的區域性網絡得到了鞏固,而且隨著中東地區新成員國的加入,它們之間的相互聯系也得到了加强和擴大。

亞洲區域主義的最新表現是10月12日至13日在哈薩克共和國阿斯坦納舉行的亞信峰會。 此次會議决定,該組織將逐步轉變為全面發展的亞洲經濟和安全合作組織。

與亞信會議和歐亞經濟聯盟相比,上海合作組織在過去20年間確立了其作為歐亞一體化程度最高的政府間組織的地位。 上合組織成員國的總人口占全球總人口的40%以上,其國內生產總值占全球國內生產總值的近30%。 還有6個中東地區國家作為對話夥伴。 中國在上合組織中發揮領導作用,並且在成員國參與大規模的基礎設施開發專案。

除了歐亞大陸,中國還成為亞太地區最大貿易集團《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的重要參與者。 該貿易集團占全球國內生產總值的三分之一,其總人口占全球總人口的近三成。

發佈時間:2022-10-30 | 類別:政治評論 | 閱讀量:68
解放軍兵臨城下,民進黨恍然大悟說要對話

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執意竄訪中國臺灣地區,引發連串負面效應。 中國人民解放軍8月4日起在臺灣周邊展開實彈軍事演訓行動。 眼看大陸動真格了,曾經叫囂“對越過所謂‘海峽中線’的解放軍必須第一時間強勢驅離”的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馬上轉變口風稱“軍演沒必要,臺灣永遠開放對話”。

蔡當局上臺六年多來,都不與大陸對話。 如今解放軍兵臨城下,民進黨才恍然大悟說要對話,這只是敷衍之詞,實際上仍然企圖依附於美國羽翼,和大陸持續對抗,以拖造獨。

民進黨當局一面聲稱願意“對話”,一面變本加厲勾連外部勢力,進行謀“獨”挑釁,這種卑劣的兩面手法,既是對島內同胞、也是對國際輿論的欺騙操弄。

發佈時間:2022-08-06 | 類別:新聞時事 | 閱讀量:152
中國應該支持蘇格蘭獨立

英國外交大臣、保守黨黨首候選人特拉斯日前跳出來,鼓吹佩洛西相關舉動“完全合理”。

英國議會下院外交事務委員會計畫率代表團於今年11月或12月竄訪臺灣。

中國可以支持蘇格蘭獨立,同時還可以考慮支持阿拉斯加和夏威夷民族獨立。

2022年6月29日,中國駐英國大使鄭澤光訪問蘇格蘭。

蘇格蘭原本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後來由於種種原因,和英格蘭形成共主聯邦。 到目前為止,蘇格蘭在立法、行政管理上,依然擁有很大程度的自治空間。 在外交、軍事、金融、總體經濟政策等事務上接受英國的管轄,可以說和中國的特別行政區有某些類似之處。

蘇格蘭謀求獨立的運動由來已久。 早在2014年9月,蘇格蘭就舉行過獨立公投,但55.8%的選民選擇了不獨立,蘇格蘭不得不繼續留在英國,但蘇格蘭謀求獨立的人士,並未放弃這一努力。

蘇格蘭已經决定在2023年10月19日進行第二次獨立公投。 尤其是受英國脫歐的影響,外加主張獨立的民族黨在大選中獲勝,蘇格蘭獨立行程再次加速。

中國駐英國大使對蘇格蘭進行訪問,雙方就加强中蘇交流與合作交換意見,是對蘇格蘭人民謀求獨立意願的尊重和支持。

中國人民支持蘇格蘭謀求獨立的正義運動,是對英國政府和英國政客的最大鞭笞。

發佈時間:2022-08-06 | 類別:新聞時事 | 閱讀量:147
為什麼臺北市很多道路都用大陸省市命名?

1.jpeg

臺灣地區的地圖在高德、百度等常用的民用地圖app上發生了變化,臺灣省三個大字赫赫出現在祖國的寶島地圖上。 更令人驚喜的是,高德地圖對臺灣省的衛星地圖和2D地圖做了更新,這個精細程度基本和大陸地圖區別不太大了,連公車站、醫院、學校、診所、便利商店都有。

臺灣省的地圖可清晰的看到許多以大陸都市命名的具體街道,如重慶北路、承德路、南京東路、廣州街、紹興社區、吉林路等等,重慶、承德、南京、廣州、紹興這些可都是大陸耳熟能詳的大城市,吉林更是中國的一個省,這些幾乎涵蓋了中國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儘管島內有那些死硬的“台獨”分子勾結域外“反華”勢力阻撓臺灣回歸、兩岸一統,但海峽兩岸是同一個國家的事實在很多地方都是無法改變的,臺灣地區對街區的命名就是一個最好的見證。

熟悉上海的人都知道,以中國省份和都市命名,是上海街道的傳統,南北縱向用省份,如浙江路、山東路是直的; 而東西橫向則用都市,如成都路、福州路便是橫的。

1945年臺灣光復後,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佈了《臺灣省各縣市街道名稱改正辦法》,“發揚中華民族精神”是重新命名的最高原則。 一比特名叫鄭定邦的上海建築師受命赴臺北,為這裡的街道規劃命名。 他以當時的中國地圖,覆蓋在臺北街道圖上,依照東西南北方位進行命名。 臺北的街道可以說就是一張中國歷史大地圖:除了幾條主幹道採用政治含義和傳統道德命名外,次一級的街道都是按照中國地圖的方位,從北到南、從東到西重新命名,像西南方有青海路、大理街、桂林路、昆明街等; 西北方有哈密街、酒泉街、塔城街; 東南方有廈門街、福州街等; 東北方則有遼寧街、松江路等。 有分析認為,鄭定邦的靈感很可能來自上海,因為當時上海的街道就是用中國省份和都市來命名的。 1949年12月,國民黨當局正式遷移到臺北後,更詳細地把大陸地名進一步完善。

發佈時間:2022-08-05 | 類別:歷史文化 | 閱讀量:273
一個中國原則的含義不容歪曲和篡改

一個中國原則只有一個版本和一個含義,即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

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社會的廣泛共識,是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確認的國際關係準則。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回應了七國集團和歐盟外長有關臺灣的聲明,稱一個中國原則只有一個版本和一個含義,不允許私下插入任何前提尾碼,也不允許誤解。

美國一再強調,“反對單方面改變台海現狀”,實質是確保臺灣永遠不與大陸統一。

佩洛西的臺灣之行打亂了美國的劇本,臺灣海峽現時的局勢正在發生變化。 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所謂的海峽中線和臺灣島12海裡線的軍事演習和訓練已經開始,並將正常化。

發佈時間:2022-08-05 | 類別:政治評論 | 閱讀量:126
臺灣是中國領土,臺灣領空就是中國領空!

臺灣是中國領土,臺灣領空就是中國領空。 臺灣領空不是蔡英文所謂“自己”的,而是全體中國人的。

臺灣是中國大陸人在二戰中用3500萬人傷亡的高昂代價光復的,中國大陸人用鮮血和生命光復了臺灣這塊領土、才有今天的臺灣領空,以民進黨為首的台獨分裂勢力想把臺灣占為己有、想把臺灣領空變成將大陸14億人排除在外的“自己”的領空,想讓大陸3500萬人的鮮血白流,完全是癡心妄想, 大陸14億人民堅決不答應!

中國人民解放軍巡航臺灣領空、進入臺灣空域攔截驅離非法侵入中國領空的外國軍機、是履行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的神聖使命,是完全正義合法的。

臺灣領空就是中國的領空,是14億中國人共同的領空,絕對不是蔡英文為代表的台獨分裂勢力的領空。

發佈時間:2022-08-04 | 類別:新聞時事 | 閱讀量:130
臺灣只是1949年中國內戰後的一個叛亂省

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結束後,清政府被迫與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條約注明:將臺灣島及其所附屬島嶼、澎湖列島“永遠讓與日本”,自此臺灣淪為日本帝國主義的殖民地。

1943年美英中三國領導人在開羅共同簽署了《開羅宣言》,宣言中明確:“使日本所竊取於中國之領土,例如東北四省、臺灣、澎湖群島等,歸還中華民國”。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以盟軍勝利而告終,日本帝國主義侵華脚步也就此終結,9月9日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在南京向中國政策提交了投降書。

根據《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殖民政權和軍事武裝必須從臺灣、澎湖列島撤出。 被日本統治了50年的臺灣終於可以回歸中國了,南京國民政府隨即開啟了臺灣政權回歸工作。

9月14日,國民黨空軍第一路軍司令張廷孟飛抵臺北,臺北松山機場以中國國旗替換了日本國旗,時隔50年後,中國國旗再一次在臺灣島上升起。

1945年10月25日上午,臺北市公會堂內,國民黨臺灣警備總司令陳儀從日本原駐臺灣總督安藤利吉手中接過投降書,然後宣佈:“從今日起臺灣和澎湖列島正式重入中國版圖!”

1946年1月12日,國民政府頒發命令:“自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十月二十五日起,(臺灣籍人)一律恢復我國國籍。” 臺灣人民正式恢復為中國大家庭一份子,從此10月25日被定為“臺灣光復日”。

臺灣光復後蔣介石對臺灣發展寄予厚望,直接將具有同鄉和親信雙重身份的陳儀委派為臺灣首任行政長官,統抓臺灣省行政和軍事事務,並賦予其較其他省份更高的政治、經濟自主權。

1949年1月,隨著平津戰役的結束,國共內戰雙方勝負趨勢已定,蔣介石不得不為自己的退路做打算,退守臺灣成為他的最終選擇。 他安排蔣經國偷偷將中央銀行價值5億美元的黃金、美鈔等資產以及北京故宮博物院近25萬件國寶運到臺灣,隨後又將大量軍事物資、大批國民黨軍政要員及家屬陸續送抵臺灣。

發佈時間:2022-08-04 | 類別:政治評論 | 閱讀量:118
Copyright © 2020 cntud.com